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索 引 号 0142671915/2025-00032 分 类 /
发布机构 海州区城市管理局 发文日期
标 题 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 第19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海城管复〔2025〕3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有效

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 第19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海州区城市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5-08-08 11:22 阅读次数:

王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在末端治理塑料污染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做好塑料垃圾分类收集

目前,海州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体系,重点在居民小区以及机关单位、公园、车站、大型商超等场所增设分类投放收集容器,并优化清运频次,确保“日产日清”,2024年底,海州区已建设172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小区内建设有分类投放点,公共场所也基本开展垃圾分类,设有“四分类”投放设施,有效提高了塑料垃圾的分出率。

二、推进塑料废弃物的分类处理

海州区实行生活垃圾“四分类”标准,对于塑料垃圾一般会划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针对不同垃圾,按照不同方式进行处置。针对饮料瓶、无污染的塑料包装、容器、塑料外壳、水管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塑料,海州区已有爱拉服务垃圾分类运营中心进入再生资源利用市场,该运营中心已在我区13个街道的221个居民小区完成基础设施布局,共安装智能回收箱体329组,这些智能回收设备采用“互联网+回收”的创新模式,居民可通过手机扫码方式开启箱体,投递塑料瓶、废纸张等可回收物后,系统将自动称重并参照市场价格结算收益并转入居民个人账户。运营数据显示,该体系每年可回收处理各类塑料制品超过100吨,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300吨,这种“有偿回收”的激励机制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针对药品塑料包装、农药瓶、塑料油漆桶等被污染的废弃塑料制品,一般通过各小区的有害垃圾收集容器集中收集,海州区通过有害垃圾暂存点暂存,定期处置。针对外卖餐盒等新型塑料垃圾,因存在油污附着物等,一般划分在其他垃圾中,通过海州区现行的垃圾清运体系,在收集后集中运送到垃圾焚烧厂焚烧发电。

三、统筹开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塑料垃圾的专项清理

针对农膜、渔网、渔具、农药化肥塑料包装等领域的塑料污染问题,涉及农村地区较多,目前海州区已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网格化管理,明确每个村居的垃圾收集、运输、转运责任人,确保垃圾收集到位、转运及时,已做到自然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目前农村地区日均收运生活垃圾约200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稳定运行。

四、下一步打算

海州区将进一步重视塑料污染治理,提高末端治理能力。一是结合2025年度的垃圾分类工作目标,重点提升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准确率。通过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居民分类习惯养成,对废弃塑料分类收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通过分类处理,提高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程度,对其他废弃塑料及时清理,进入垃圾焚烧发电系统。二是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帮助居民树立环保理念。通过日常对居民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帮助居民在前段分类阶段,主动分类投放废弃塑料,方便终端处置中对具备再生利用价值废弃塑料资源化利用。三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海州区目前共9个涉农镇街,2025年计划在锦屏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其中农村生活垃圾行政村占比预计达到100%。四是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行业监管,引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塑料废弃物回收体系,提升回收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鼓励、引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加大对塑料废弃物回收业务的投入,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促成塑料废弃回收企业与快递、外卖以及商超等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在大型社区、商圈、高校等快递和外卖订单集中区域设立塑料废弃物回收站点或投放设施,开展塑料废弃物定向回收。


海州区城市管理局  

2025716日   

联 系 人:范德礼

联系电话:19850671896

抄  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委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