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671915/2024-00103 | 分 类 | / |
发布机构 | 海州 | 发文日期 | |
标 题 | 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第143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海农复〔2024〕33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有效 |
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第143号提案的答复
海农复〔2024〕33号
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第143号提案的答复
杨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工作内容,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实现我区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力军,以农机专业合作社来转变现有粮食生产形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为农服务、科学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改善了机械装备结构,提升了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我区拥有农机专业服务组织102个,农机原值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合作社16个,为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我区具体做法有以下方面:
一、政策扶持
2022年,区政府办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海州区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海州区特色农业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意见(2022—2025年)〉的通知》(海政办发〔2022〕23号),明确具体建设目标和要求,成立特色农机化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了《海州区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整体推进区建设方案》,区农业农村局出台《海州区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奖补方案》(海农〔2023〕53号),对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农机农艺融合试验示范建设、特色农机化短板环节机械化发展、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绿色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具、农机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明确具体奖补办法。
2023年通过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中受益户数702户,机具数量1349台,使用补贴资金约2542万元,已兑付约1010万元,优先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投入,办理无超时现象,保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正常运转。截至目前,海州2024年度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747万元,全区补贴各类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326台,受益农户229户,全区农机化装备和作业水平均得到了大幅提升。
近年来通过相应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引导,我区2023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9.2%,特色机械化水平已达68.26%,各类农业机械达近五万台,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质量和数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发展,今后我局将用足用好上级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技术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多面发展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确保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高效、稳定发展。
二、示范引领
我区为强化智能化引领,加快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档升级,提高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导航等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装备和农业机械作业中的应用,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及装备转型升级,实现主粮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一步提档升级,对近三年粮食生产、特色农业、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应用、“宜机化”配套服务能力提升以及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出台了明确的奖补方案,在各农机合作社、服务组织基础上计划建成无人化农场3个,目前已完成1个,建成省、市级特色农机化示范基地(园区)各20个,目前已建成省级9个、市级8个,宣传动员符合条件的农机合作社积极参与,其领域涵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林果、蔬菜领域,增强了示范辐射作用,提高了先进适用、新型高端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应用力度,以及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另外,我区还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其在机艺融合、机信融合、服务保障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我区将继续响应上级相关部门政策,加大示范社创建力度,通过项目引导,发挥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作用。
三、人才培养
以提高镇街农机系统干部和合作社负责人、农机大户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培训目的,组织开展了系列专业化培训。充分利用省、市农机化培训项目,使农机系统广大员工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使用、维护,及新技术推广方面,特别是新型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及使用技术得以提升。通过岗位、专业化发展和技能培训,增强区、镇街农机人员以及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或村组干部中的村级农机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效益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计划管理水平、组织协调能力、技术服务能力,使每个参训农机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专业岗位知识与技能,成为复合型农机服务人才。近两年来,我区共开展各类农机专业化培训6期,培训专业性人才300余人次,培训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近百人次。今后将继续加强相应针对性培训,特别是对于有创业意向青年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注入新鲜血液。
四、产业化发展
我区将继续探索农机合作社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索新型的经营和服务模式,搭建合作社与农产品加工领域桥梁,形成健全产业链,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效益,形成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五、存在问题
由于我区地处中心城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机库、粮库、维修占地用地等问题极为突出,有待各级政府和多部门的协调和规划。
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连云港市海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9日
联 系 人:赵冬华
联系电话:85210821
抄 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委
连云港市
海州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4年7月2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