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索 引 号 01426719-5/2021-00087 分 类 / 通知
发布机构 海州 发文日期
标 题 关于印发海州区创建江苏省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 号 海政办发〔2020〕36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有效

关于印发海州区创建江苏省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海州 发布日期:2020-07-10 21:45 阅读次数:

海政办发〔2020〕36号


关于印发海州区创建江苏省省级艾滋病综合

防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海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岗埠农场,区各有关单位:

现将《海州区创建江苏省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海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6月20日


海州区创建江苏省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

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借鉴第一、二、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经验,解决防治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推动防治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根据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防艾委办公室)制订的《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2019年版)》及省示范区办公室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根据海州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切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全面完成示范区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任务,以遏制艾滋病性传播为主攻方向,探索创新防治策略,精准实施防治措施,有效遏制艾滋病性传播上升势头,实现疫情稳中有降,将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完成《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目标任务,率先实现“三个90%”,即: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90%以上,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2.5%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治疗成功率达92%以上。

(二)具体工作指标

1.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领域

1.1 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展艾滋病防治公益宣传或播放专题节目,每月至少2次。(责任部门:区委宣传部、区卫健委)

1.2 开发针对不同人群(老年人、青年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和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等)短视频、动画、漫画和案例为主的宣传教育材料并推广使用,每年不少于2个。(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1.3 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宣传教育信息,新媒体平台不少于3个。新媒体平台推送宣传教育信息(鼓励转发国家、省级推送内容)每年不少于50个,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编和改编不少于5个。(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2. 艾滋病综合干预领域

2.1 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例不低于90%,其他性传播危险行为人群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例不低于95%。(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2.2 辖区内至少1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艾滋病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工作。(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2.3 通过互联网平台(社交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开展以自我风险评估和自我检测为核心内容的“互联网+”干预工作,不少于2个。(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2.4 至少有1个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3. 艾滋病扩大检测和治疗领域

3.1 行政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在皮肤性病科、肛肠科、泌尿外科等重点科室按照“知情不拒绝”原则为就诊者提供艾滋病和性病检测咨询服务。(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3.2 逐年扩大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检测人次数,至少1类本地重点人群每年检测人次数较上年增加10%以上。(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3.3 2020年,当年新报告感染者确证后30天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70%以上,2022年达80%以上。(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3.4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病毒载量检测比例达95%以上。(责任部门:区卫健委)

4. 预防艾滋病社会综合治理领域

4.1 涉嫌故意传播艾滋病案件100%立案侦查。(责任部门:海州公安分局)

4.2 对抓获的卖淫嫖娼、聚众淫乱、吸毒贩毒人员100%进行艾滋病检测。(责任部门:海州公安分局、区卫健委)

4.3 对抓获的卖淫嫖娼、聚众淫乱、吸毒贩毒人员检测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0%进行重点管理和抗病毒治疗。(责任部门:海州公安分局、区卫健委)

5. 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领域

5.1 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100%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艾滋病防控领导小组。(责任部门:区教育局、区卫健委)

5.2 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100%开设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在内的性健康教育课程。(责任部门:区教育局)

5.3 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设立校内艾滋病自主检测材料或安全套自动售卖设施,2020年达到90%,2022年达到100%。(责任部门:区教育局、区卫健委)

(三)探索解决至少2个领域防治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有效防治模式。

三、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夯实政府主体责任、发挥部门工作优势。坚持重点突出、分类指导,聚焦艾滋病性传播,强化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坚持综合防治、开拓引领,加强综合治理、精准施策、协同创新。

四、工作内容

(一)健全组织领导和管理体系

由区政府主导,艾滋病防治协调机制办公室牵头实施,建立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夯实《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六大工程牵头部门和实施部门责任,制定符合实际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政策和措施。围绕解决防治难题,创新防治策略,探索工作模式,理顺工作机制,突破政策瓶颈。加强防治机构和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定期召开会议,通报部门工作进展,加强多部门联合调研,推动解决防治工作主要问题。

(二)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艾滋病检测网络,加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和检测点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提升艾滋病疫情监测能力。组织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成员、公安司法干警、同伴教育员、艾防志愿者等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加上级业务培训或考察学习,提升艾滋病防治工作能力和实战经验。

(三)监测检测

结合高危人群干预和国家哨点监测工作等开展高危人群监测检测。加强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行VCT前移转介工作,提高咨询检测质量。全面推行PITC,加大检测力度。对所有婚检人员和孕产妇免费开展艾滋病和梅毒检测。常规开展市收容教育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羁押人员艾滋病和性病检测。

(四)宣传教育

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针对性、警示性和有效性。在区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专题栏目和公益宣传。在“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防治日”等卫生节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实现艾滋病宣传材料入户全覆盖,艾防宣传常态化。

(五)预防干预

1. 吸毒人群。继续推行以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载体,强化吸毒人群综合干预工作。主动与公安部门联合到重点地区强化宣传,开展吸毒人员家访,实施激励机制,提供人文关怀。积极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关怀项目,提高沟通技巧和干预能力,有效提高门诊在治人数和维持治疗率。

2. 暗娼。公安、卫健等部门联动协作,加大娱乐场所暗娼(特别是低档暗娼)干预力度,开展同伴教育与外展干预,倡导100%推广使用安全套。

3. 男男性行为者。以区疾控中心和医院性病专科门诊提供免费咨询检测和性病诊疗服务为依托,采取激励措施,利用“滚雪球”的方式加强男男性行为人群监测和干预,结合其人群规模、行为方式及人群特征等信息,探索开展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

4. 性病门诊就诊者。做好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国家级哨点监测工作。提供性病规范诊疗和转介服务,通过有效干预促进其高危行为改变。

5.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按照《关于推进连云港市一站式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的通知》,为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免费HIV和梅毒检测,要求全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88%以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2%以上。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和市疾控中心为感染HIV和梅毒的孕产妇和其所生婴儿提供免费检测、产前指导、阻断、随访、人工喂养等技术支持服务,预防母婴传播。

(六)疫情处理与管理

加强业务人员培训,规范艾滋病疫情处理工作。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心理疏导咨询等支持服务,免费发放安全套和宣传材料,开展高危行为干预。规范开展随访管理工作,开展配偶/固定性伴检测、结核病检查,提供免费CD4、病毒载量检测服务。同时开展艾滋病疫情估计。

(七)治疗关怀

1. 抗病毒治疗工作

按照国家抗病毒治疗方案,建立疾控和定点治疗医院协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加强对病人的服药督导、随访、体格检查,提高治疗覆盖率和治疗有效率。

2. 机会性感染及其他医疗服务

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规范开展结核病和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对发现感染结核病的艾滋病病人,提供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发生其他机会性感染疾病及时转介到医疗机构就诊。

3. 关怀救助

区红十字会、区民政局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艾滋病致孤儿童及孤老办理最低生活保障提供便捷。

(八)支持社会组织活动

支持吸毒人员艾滋病行为干预活动小组、艾滋病病人关怀救助小组、青年学生社团等社会组织开展同伴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服药依从性教育、高危行为干预等相互关爱活动。

(九)规范性病、丙肝管理

加强梅毒、淋病等性病监测,加强性病门诊医生业务知识和防病技巧指导培训,开展丙肝防治技术培训,提高性病、丙肝防控及临床服务能力。

(十)探索创新模式

1. 重点人群综合干预。与镇街、园区通力合作,开展为社区不同人群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讲座,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在重点人群中的感染和传播。

2. PITC推广工作。全区医疗机构进一步推进和规范PITC工作,加大全区艾滋病检测力度,更好地发挥其及早发现艾滋病疫情的作用,全年艾滋病检测覆盖面超过全区常住人口数的40%。

3. 50岁以上老年人综合干预。卫健、宣传、民政等部门联合开展50岁以上老年人综合干预,通过健康巡讲、文体活动等形式对老年人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减少艾滋病在老年人中的感染和传播。

五、督导评估

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将组织对各镇街、园区和有关部门、单位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和评估考核。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即示范区创建办公室)负责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的协调、考核、通报与联系。


抄送: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

区检察院,区人武部。

海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6月20日印发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