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锤炼工作“硬作风”,打造营商“软环境”

信息来源:海州区政府 发布时间:2025-08-07 08:49 阅读次数: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来抓,锐意探索,笃行实干,为澎湃的经济脉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以钉钉子精神深化作风建设,以更加硬实的作风助推营商环境的优化,为江苏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赋能添效。

用好政策“及时雨”,主动上门“精准滴灌”助纾困。今年来,江苏省构建起“1+5+13+N”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从推动经济率先整体好转的“42条”,到促进持续回升向好的“28条”,政策组合拳招招精准、拳拳到肉。2023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高达2185亿元,实实在在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政策是企业发展的“及时雨”,只有严执行、快落实,才能尽快释放出红利。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应化身政策“宣传员”和“实干家”,主动打破“管理者”定位,变“坐等敲门”为“主动上门”,变“企业追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增值化服务套餐,让好政策真正变成企业发展的“定心丸”。

筑牢法治“金钟罩”,依法行政“公平透明”护发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信心的基石。江苏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入法治江苏建设大盘子,《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重磅落地,《打造公正透明法治环境实施方案》配套出台。司法利剑高悬,全省法院重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司法,一批标志性案件的审结,有力捍卫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让企业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党员干部必须做依法行政的表率,既要亲而有“度”,又要清而有“为”,恪守“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准则,主动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型,依法办事、坚守底线,通过清而有为的服务全力护航企业发展。

跑出服务“加速度”,用心用情“一次办好”暖企心。“放管服”改革是提升营商环境的“先手棋”。江苏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企业开办平均用时压减至1.5天,12项涉企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一企来办·苏税援”等智慧服务平台,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党员干部要以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牢固树立“店小二”服务意识,形成“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有诺必践”的服务自觉。要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实、做深、做好,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着力革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作风顽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要加强业务修炼,提升服务“内功”,要主动搭建“连心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响应诉求,用心用情为企业纾困解难,让服务的温度成为江苏营商环境的亮丽名片。(谷舒)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