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非遗数据点燃文化自信浪潮

信息来源:海州区政府 发布时间:2025-02-26 08:39 阅读次数:

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全国各地非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仿佛一场蓄势待发的盛宴。仅江苏省文旅厅数据显示,从1月23日(南方小年),到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省文旅厅推出2025年“水韵江苏·非遗贺新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共368项,线上线下举办活动4584场次,参与人次4560万,实现销售额8.3亿元。非遗文化在春节期间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春节,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节日,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世界的目光。从腊月祭灶拉开春节序幕,到除夕通宵达旦的守岁,从庙会到非遗市集,从传统手工艺到民俗表演,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赏花灯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卷徐徐展开。这不仅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非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推动全国策划开展近7000项非遗传承实践和传播展示活动,重点推进10项“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春节前夕,北京市“古道拾遗”非遗体验之旅等31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公布,过旅游年、过文化年成为新年俗。“非遗体验”“非遗手工”“非遗美食”……成为今年春节文旅消费亮点,带动假日旅游市场热度强劲攀升,多地文旅市场“开门红”。南京夫子庙灯会、扬州瘦西湖庙会等传统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非遗手工艺品如剪纸、泥塑、刺绣等成为热销商品。苏州的刺绣、扬州漆器、无锡惠山泥人等非遗项目,成为地方旅游的重要名片。游客不仅欣赏非遗技艺,还能亲身体验,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感。飞猪平台数据显示,含非遗项目体验和含民俗表演的旅游消费人次同比分别增长了40%和36%。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假期历史文化类景区和博物馆类景区旅游热度同比增长超过50%。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非遗文化的广泛影响力,也彰显了非遗经济的巨大潜力。

非遗文化正如《礼记·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无论是北方的剪纸、南方的刺绣,还是东部的泥塑、西部的唐卡,每一种非遗技艺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正如《论语》所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非遗让我们不仅重温了历史的记忆,更发现了新的价值与意义。非遗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脉络与文化的传承,更是“润物细无声”般刻入国民基因的文化自信,喷涌而出的文化觉醒。(王秋颖)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