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涵养“清明”的情怀和境界

信息来源:海州 发布时间:2024-04-04 09:24 阅读次数: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既有自然美景又有文化内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海晏河清,春和景明,这“清明”,是天地之间的“清明”之气,是时代氛围的“清明”之气,是我们每个追梦人、奋斗者内心深处的“清明”之气。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从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清明”时节中汲取“清明”的精神力量,让“清明”成为一种理想、一种情怀、一种氛围、一种境界,就能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增添强大动力。

慎终追远,涵养感恩情怀。祭祀和缅怀是清明节的主旋律。无论是祭扫先烈,还是祭扫先祖,我们都会由衷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壮烈的诗篇,是革命先烈浴血奋斗、“为人民谋幸福”的光辉写照。他们历经艰难险阻,我们享受幸福时光。慎终追远,我们应当常怀感恩之心。心怀感恩,在生活上就不会沉湎于盲目攀比和物质占有,在工作上就不会“佛系”“躺平”,或者斤斤计较于职务的高低、待遇的多少、进步的快慢。心怀感恩,在遇到挫折与坎坷时,内心就能多一些宁静和执着,与人交往也会多一分理解与宽容。

见贤思齐,涵养奋斗情怀。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类最震撼的秉性,就在于为他人而工作,为后代而牺牲。”马克思说:“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伟大人物创造的历史,流芳百世;伟大时代创造的精神,光耀千秋。清明时节,缅怀先烈,更应当涵养家国情怀,以先烈的奋斗精神激励自己,主动把“小我”融入“大我”,以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奋斗继承那种拼搏精神、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无论你在哪个岗位上,都不可避免地遇到矛盾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凝心聚力、胸怀“国之大者”,把一段艰险曲折的道路变成“岁月静好”的坦途,让大多数人感受到“美好的生活”和“生活的美好”。

心怀火炬,涵养传承情怀。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无论是民族英雄、革命烈士,还是劳动模范、道德楷模,他们都是时代脊梁、当代英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时代精神的溪流清澈纯粹、源远流长。清明时节,缅怀先烈,就在于传承薪火,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攻坚克难,正如在春天播种、耕耘,用汗水奋斗出硕果累累的秋天。每个人都心怀火炬,让精神之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这传承的力量,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敬业精神,就是“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性精神,就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每个人的岗位都很平凡,但只要心怀火炬就如同春暖花开,一芽一蕾的绽放就能共同描绘出明艳夺目的“清明”图画。(方文舟)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