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民生为大”的时代华章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首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成就时,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数字背后,一组饱含民生温度的数据格外亮眼: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4亿人次,养老床位护理型比例提高至64.6%,托育中心覆盖300多个地级市和人口大县。这些指标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发展逻辑。十四亿多人的共同福祉,汇聚成驱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磅礴动能。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十四五”规划纲要设定的20项主要指标中,7项民生指标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创历次五年规划新高,直指百姓最关切的急难愁盼。“十四五”以来,年均超1200万城镇新增就业筑牢民生根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人跃升至3.6人,生命健康守护网越织越密;农民工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7%,教育公平的起跑线持续前移。“十四五”规划中民生指标的“高权重”,让经济增长数字从抽象符号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品质。民生底座的夯实,正是高质量发展从量变迈向质变的最有力见证,亦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坚如磐石。
坚持“全国一盘棋”,“十四五”期间5年经济增量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同步筑牢的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民生保障网。新增相当于整个陕西省面积的森林,让生态福祉惠及千家万户;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将“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90%,2024年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超4000亿元……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交响和鸣,民生保障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最深厚的支撑力量,“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在生动实践中熠熠生辉。
辉煌成就的密码,深藏于党的坚强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十四五”期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医保目录新增402种药品、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8亿人,破解“看病难”“养老难”痛点;托育服务体系加速构建,让“幼有所育”更可及、更安心。每一项民生进步的背后,都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写照。党和人民共同绘就的民生画卷,每一帧都饱含温度与力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暖流交织激荡,“十四五”的时间昭示,民生获得感的持续脉动,恰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深沉的底气与最璀璨的星光。面向未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宏伟蓝图的坐标原点,更是砥砺征程中永不褪色的温暖标注。用心用情将民生政策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用亿万人民的幸福笑容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灿烂美景,谱写“民生为大”的时代新篇。(连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