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5年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2763.2亿斤,实现稳产丰收。据了解,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是在2024年高基数基础上取得的,特别是在今年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发生了较重旱情以及诸多挑战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单”,更加殊为不易。可以说,今年夏粮稳产丰收,不仅为全年粮食生产实现1.4万亿斤左右目标打下了基础,也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形势、推动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5年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2763.2亿斤,实现稳产丰收。据了解,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是在2024年高基数基础上取得的,特别是在今年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发生了较重旱情以及诸多挑战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单”,更加殊为不易。可以说,今年夏粮稳产丰收,不仅为全年粮食生产实现1.4万亿斤左右目标打下了基础,也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形势、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中国饭碗”成色十足写下生动注脚。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一般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5,其中9成以上是小麦。近年来,国际粮食供应格局动荡,粮食安全重要性凸显,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粮食产量预期目标定为1.4万亿斤左右,应该说粮食生产任务十分艰巨。现如今,夏粮产量实现2994.8亿斤的稳产丰收,充分表明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稳、成色更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从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2万亿斤,到2015年突破1.3万亿斤,再到2024年突破1.4万亿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高位增产、不断跃上新台阶,粮食安全的基础持续夯实,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看当下,夏粮稳产丰收,背后是严守粮食面积、千方百计提高单产、提高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等的结果,是拼出来、抢出来的。
夏粮稳产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但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一方面,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趋势,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保粮食安全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特别是近期频繁的极端天气提醒更我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永远是“进行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粮食生产一环扣一环、一季接一季,马虎不得、大意不得。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新插的水稻秧苗茁壮生长,郁郁葱葱;新播的夏玉米、夏大豆披上新绿,浸漫四野……放眼沃野田畴,秋粮长势良好,新的丰收正在孕育。我们坚信,只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就一定能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更稳固的粮仓支撑经济社会大局,以更坚实的底气应对风险挑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根基!(王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