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海州区推行“一码检查”:监管有边界 服务无距离

信息来源:海州 发布时间:2025-07-29 09:43 阅读次数:

“我们企业已经申领了企业标准地址码,现在,每一次检查前我们都能收到入企检查的提醒短信,对来检部门和检查时间进行明确告知。小小的二维码使得我们迎检压力减少很多。”连云港市一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陈先生感慨道。

微信图片_20250729090213.jpg

企业标准地址码是以公安数字门牌为基础,叠加企业服务应用,实现一企一码。检查时如有需要整改的地方,当即生成整改任务,便于后期对企业进行检查,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海州区已超80000家企业可实现一“码”检查。

近年来,海州区推行“扫码入企”,定期对入企扫码事项进行研判分析,紧盯执法流程,实行检查任务全流程监管,优化整合多部门联合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规范检查报备工作,对“综合查一次”平台任务报备、上传任务来源文件、创建检查任务进行重点分析,确保任务执行规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监管部门对信用良好、风险较低的企业,合理降低了检查频次,无特殊情况不主动上门检查。对重点领域和隐患突出的企业,则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置。这一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模式,既减少了对低风险企业的干扰,又强化了高风险企业的合规经营意识,让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海州区执法人员提前确认检查企业的扫码信息是否维护到位,如不到位,便及时联系企业申领企业标准地址码。入企检查前,也提前在连云港市“综合查一次”业务平台报备检查计划内容并确定具体检查人员名单。任务报备完成后,系统自动将检查任务同步推送至已选定执法检查人员移动执法端,执法人员通过“我的连云港”APP,扫描企业标准地址进一步核验检查清单,实现检查内容“一码明晰”、企业情况“一码掌握”。

这张小小的二维码,可以让执法人员了解该企业被检查情况,有效防止超频次检查。最后结果集中反馈,让多部门共享检查结果,能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迎检成本和迎检频次,使监管资源得到了高效集约利用,执法检查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已完成659个检查任务,共计检查企业1406家。海州区坚持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入企检查与入企服务相结合,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及执法领域情况,切实为企业提供合规辅导、风险排查等“执法增值服务”。

接下来,海州区将持续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深入开展一“码”检查工作,进一步为企业提供更加清晰的合规指引,助力构建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