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6719-5/2020-00082 | 分 类 | / 通知 |
发布机构 | 海州 | 发文日期 | |
标 题 | 区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海州区50件民生实事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 | ||
文 号 | 海政发〔2020〕15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有效 |
区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海州区50件民生实事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
海政发〔2020〕15号
区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海州区50件民生实事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海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区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2020年海州区50件民生实事经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分解落实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疫情防控期间,各单位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民生实事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推动重点民生实事取得明显成效,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单位要认真研究部署,压实工作责任,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要求,将每件实事任务落实到项目、明确到责任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要积极主动作为,精心组织推进,合理安排民生实事建设序时,强化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努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区政府将定期听取 50 件民生实事实施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推进措施。区政府办公室要会同区发改局,切实加强对民生实事推进落实和责任单位履职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督查通报,年终考核评价,确保精准推进、善作善成,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海州区人民政府
2020年3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0年海州区50件民生实事分解落实方案
1.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6所,新增校舍面积6.19万平方米,新增78个教学班。(牵头单位:区教育局)
2.均衡城乡教育。中心学校与乡村小学、教学点教师对口帮扶交流比例提高至20%以上。完成省“名师空中课堂”与“云海在线”平台对接应用,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名师在线”答疑,实现省市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牵头单位:区教育局)
3.优化教育服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城区小学和乡镇中心校实现课后延时服务、午餐服务全覆盖。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着力解决部分学校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问题。加强校园安全,实现校园封闭化管理、专职保安配备、技防和公安联网100%。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实现抽检率100%。(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市场监管局)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中小学校星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中心全覆盖。成立海州区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10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20次,举办家风家训分享会6场,推动社、家、校协同育人。扭转中小学生视力下降趋势,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降低0.5%。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在校期间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卫健委、妇联)
5.推进名师培养。实施名师培养“薪火工程”,依托名校培养全学段100名青年教师,通过两年时间培养10名青年教师达到省特级教师标准,45名青年教师达到港城名师、教学名师标准。2020年新获评特级教师5名。(牵头单位:区教育局)
6.资助困难学生。发放各级各类家庭困难学生助学金950万元,办理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600万元。开展“暖冬行动”,资助困难学生200人;为农村小学图书室捐助图书4000册。(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团区委)
7.发展职业教育。海州职业中专建成校企合作特色班2个,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00人,实现毕业班学生100%进厂实训。建设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牵头单位:区人社局、教育局)
8.实施医疗机构提档工程。改扩建海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全市首家二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眼科医院专业化发展,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打造一批特色专科品牌。引进、培育一批全科医生,鼓励全科医生举办全科诊所。引入民办心理康复医院,填补我区精神障碍疾病治疗区域空白。(牵头单位:区卫健委)
9.实施健康护航工程。建成区级12355青少年维权服务站。新增社区健康驿站不少于20个,率先实施“黄金3分钟”心源性疾病救治项目,试点打造急救驿站2个。为1.2万名妇女进行“两癌”免费筛查。增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效性,确保重点人群签约率稳定在70%以上。(牵头单位:区卫健委、团区委、红十字会)
10.实施健康宝贝工程。开展孕前至产后全过程和0-6岁儿童12项妇幼健康技术服务,产前筛查率达90%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5%以上。新建景区红十字救护站。(牵头单位:区卫健委、妇儿工委、红十字会)
11.实施医疗服务提升工程。推动就医信息化,提升电子健康卡普及率,公办基层医疗机构挂号收费自助终端机投放率达100%,线上支付实现全覆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以上。争创省级社区医院1家、省级特色科室1个和承建市级重点专科孵化中心1个。(牵头单位:区卫健委)
12.提升空气质量。开展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专项整治,巩固工地扬尘、燃煤锅炉(炉窑)、VOCs整治成效,落实点位长制,建设15个空气质量降尘监测点位。实现建筑工地喷淋设施全覆盖。(牵头单位:海州生态环境局、海州公安分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
13.实施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工程。完成城区118公里道路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城区污水主管网全覆盖。(牵头单位:区住建局、瀛洲集团)
14.实施农村污水设施补短板工程。完善瀛洲水务公司运维机制,建设镇村配套管网50公里,镇区污水处理率达70%,全面完成43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行政村污水处理覆盖率60%以上。(牵头单位:区住建局、瀛洲集团)
15.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建设朐阳公园,提档升级10个街头游园、10条城区道路绿化。完成成片造林6500亩、山体复绿600亩,创建绿美示范村6个。(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农业农村局、海发集团)
16.实施稳就业工程。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提升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建成劳动力及企业用工数据库,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就业服务。(牵头单位:区人社局)
17.实施就业援助工程。强化重点人群就业帮扶,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援助政策。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和零转移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牵头单位:区人社局)
18.实施创业促就业工程。全面落实《海州区鼓励全民创业政策三十条》等政策,新建省市级创业基地2家,全年扶持创业1400人,创业带动就业6000人。(牵头单位:区人社局)
19.实施技能提升工程。以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30场次1000人次的家政业务培训,组织家政业务技能大赛,为市民推荐一批星级家政服务人员。(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商务局、妇联)
20.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建立就业创业信息化平台。借助社会资源打造5个退役军人之家,更好地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一体化精准服务。(牵头单位: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21.完善基层政务服务。健全电子印章库,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规范高频套餐式服务,实现业务办理标准化;梳理下放服务事项,实现基层群众业务“就近办”;稳步推进集成改革,实现“一站式服务”综合受理。强化区镇村三级联动,实现镇(街)、村(社区)可“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事项占比达90%。建设政务服务便民自助系统,实现全天办事“不打烊”。(牵头单位:区行政审批局)
22.强化为农服务。共建都市蔬果产业技术示范基地,聘请专家深入农业生产现场对接指导、传授技术不低于30次。服务农产品销售,举办市区农贸市场对接推介会不低于10次,提高农产品市场销售率。(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23.推进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积极探索“物业自营”“第三方经营”“环卫和社区联营”等多种模式,全面推进居民小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牵头单位:区城管局、住建局)
24.建设智慧环卫管理平台。投入300余万元,综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空间地理信息技术,构建信息互通、有机协同的环卫指挥调度体系,提高环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25.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出台海州区老旧小区改造标准,改造提升50个老旧小区,治理城市危旧房1万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集中晾晒工程,规范设置20个室外集中晾晒区,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26.安置房建设工程。加快瀛洲幸福里、安康里等7个安置小区建设,海高名府1300套安置房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牵头单位:区住建局、瀛洲集团、海发集团)
27.持续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推进江山、南门、新坝等3个菜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强化“菜篮子”蔬菜基地标准化建设,新增3000亩蔬菜供应基地,促进生猪生产复产,加快重点生猪养殖项目落地,持续强化保供稳价能力。(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商务局)
28.提升居住品质。采取政府托底、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模式,不断完善住宅小区硬件配套设施,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申报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1个、市级文明示范小区3个、市级示范物管项目5个。(牵头单位:区住建局、瀛洲集团)
29.开展“厕所革命”。农村新建三类以上公厕30座,新建旅游厕所8座。倡议城市沿街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单位内部厕所。(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城管局、文体旅游局)
30.推进商业街区服务功能配套工程。完善步行东街地面铺装、休闲座椅、景观小品、路灯亮化等基础设施,丰富步行街业态。完善民主路、盐河巷等街区夜经济配套功能,打造集餐饮、休闲、娱乐、景观打卡等于一体的高品质历史文化街区。(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商业街区发展中心)
31.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快推动浦南太平三期、板浦疃辛新村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经济实用的农村住房。(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农业农村局)
32.推动交通枢纽建设。全力保障连徐高铁通车。实施盐河路南段(新孔南路—迎宾大道)主体工程。加快机场大道(迎宾大道—八一河)、233国道海州南段、344省道连云港段等项目前期用地报批工作。(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33.畅通城乡道路。加强市政道路养护,实施40条背街小巷整治工程。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标准,完成75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打造风景农路2条。(牵头单位:区住建局、交通运输局)
34.优化公共交通。新开通“游9”公交线路,串联海州辖区主要景点,南起桃花涧,北至月牙岛。(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35.完善充电设施。在小区、公共停车场新建不少于50处充电设施。(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住建局)
36.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深打透大案要案,实现案件办理提速增效,八类重大案件破案率保持80%以上,侵财犯罪破案率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牵头单位:海州公安分局)
37.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档升级3200余路高清监控,在城区构建点线结合、全域覆盖的视频监控体系,加大社会面武装巡逻力度,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增强群众安全感。(牵头单位:海州公安分局)
38.强化消防基础建设。补建、维修市政消火栓245个。为老旧小区装备简易喷淋100套、独立感烟报警器600套、电器火灾监控器100套。(牵头单位:区住建局,海州消防救援大队)
39.保障食品安全。积极实施餐饮服务行业明厨亮灶工程,学校(托幼机构)食堂明厨亮灶达100%,大中型社会餐饮明厨亮灶达70%。(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40.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全民健身嘉年华、“健康海州·健身有我”系列活动,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00场以上。(牵头单位:区文体旅游局)
41.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25套室外全民健身路径、7处群众户外体育设施,建设3个社区国民体质监测站,实现村(社区)“十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牵头单位:区文体旅游局、海发集团)
42.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建成刘志洲山体育公园,海州体育馆二期主馆钢结构封顶。(牵头单位:区文体旅游局、海发集团)
43.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品味戏曲魅力”五大宫调传承年活动,举办白虎山庙会、汉文化艺术节等有影响的文娱节庆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30场以上,开展文化公益培训1200场以上。(牵头单位:区文体旅游局)
44.加大文化场馆建设。新建区级图书馆分馆10家、文化馆分馆10家,搭建线上阅读、文化互动平台,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建设板浦镇文体中心,管好用好179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体服务中心,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牵头单位:区文体旅游局)
45.关爱少年儿童。实施“春雨童行·筑心逐梦”“海生草”等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为900名困难儿童及家庭提供帮扶,开展书画培训、心理辅导、安全知识教育等活动。(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妇联)
46.关心残疾人。为6000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康复服务,为300名长期卧床或严重行为障碍的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牵头单位:区民政局、残联)
47.优化养老服务。新建海州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兜底保障城市“三无人员”等特困群体,打造高端养老服务品牌。新建4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向社会组织购买站点运营服务,为5100名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建成区级中央厨房配餐中心,满足6000人以上配餐需求。(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48.救助困难群体。为4500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物资。健全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老人”和孤儿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关怀退役军人困难群体,建立抚恤补助动态调整机制,为1200名优抚对象提供免费体检。(牵头单位:区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
49.满足群众多元化殡葬需求。新建一批壁葬、花葬、树葬等生态葬设施,新增节地生态葬格位3200个,实现“逝有所安”。(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50.新增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按照每家不低于600平方米标准,新建4个城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2个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区各人民团体,驻区直属单位。
海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