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品味海州】石刻园的佛教文化艺术

信息来源:海州 发布时间:2024-10-10 17:02 阅读次数:

乘三路车去锦屏磷矿的路上,遥见桃花涧景区新建的大门内、将军崖右后侧千条涧两侧的山崖上,新近矗立起十多米高的观世音像和五节宝塔等佛教文化艺术建筑造像,这就是海州桃花涧风景区内的观音园.据景区负责人介绍,古海州是佛教盛行的地方,寺庙众多,鼎盛时期有九庵十八庙。位于城南的锦屏山周围,有紫竹庵等多处佛教遗存。当前我市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锦屏镇在建设桃花涧景区的过程中,采纳了浙江投资商徐万云先生的意见,利用景区内摩崖石刻和佛教遗址较多、山脉体量较大、山势突兀雄浑、涧水绢秀长流的优势以及古海州佛教文化盛行这一特色,作出开发“石刻艺术园”的规划,作为第一期工程,先恢复建设一部分佛教文化中各类观世音的艺术造像,俗称“观音园”。观音园山门在千条涧下部巨石形成的隘口中,进入山门循千条涧左侧山路而上,但见山门上、涧两侧的山崖及山顶,到处可见造型各异的观世音雕像,总计202尊(片),按照佛教教义和历史传说,共分为十组:第一组:赐寿观音。在山门内千条涧下部右侧,共4尊完雕造像,一为高2.5米的观音,二为高1.3米的土地,三为老头,四为老太婆。即传说中人行好事、观音赐寿、夫妻同享高寿之意。这组造像考虑到老年人登山不便,放在涧的下方。第二组:法界源流观音。在千条涧左侧山坡上,人工水池周围座落着17尊仿石窟雕刻,为佛教起源时期显示观音救苦救难法力应迹的各种造型。第三组:影雕普门品。在千条涧左侧向西的山道上,沿山崖修建了数十米的回廊,回廊下的山崖下,镶嵌了45片《妙法莲华经观音菩萨普门品》整卷图、文彩色影雕,每片1平方米左右,内容为描写观音救苦救难的神通,图文并茂,为花岗岩彩色影雕精品。第四组:藏传密宗观音。在千条涧右侧的山崖间,座落着8尊藏传佛教为内容的观音完雕造像。第五组:古今中外的观音造型。在千条涧两侧的岩壁间,按照年代次序,收集了古今中外各种造型的观音图像,仿 建了60多尊观音雕像,其中完雕40余尊,浮雕20余片。第六组:如意观音。在千条涧右侧山崖上建一小型如意观音殿,殿内中堂供奉3.3米长的观音卧像,即如意观音;殿内两侧供奉着仿照古今名画家的观音作品雕制的12尊造像。第七组:观音宝塔。在千条涧左侧一个小山头上,新建了一座五层花岗岩贴面水泥预制宝塔,塔身净高16.89米,加上2.2米高的九瓣莲花托座,取佛教九之最高数,总高19.09米。塔每层五面,每面镶嵌一块花岗岩浮雕观音。第一层内容为古代观音浮雕。第二层内容为世界各地观音浮雕。第四、五层为目前国内能收集到的品味较高的观音造型浮雕。第三层五面浮雕是一个观音的故事,即观音与其父阿弥陀佛、其弟大世至菩萨一起修炼成西方三圣的过程。塔顶雕制了一尊坐在莲花上的三面观音,面向游人来朝的南、东、西三个方向。第八组:锦屏大观音。在千条涧顶右侧的一块巨石上,观音自身高13.58米,加上脚下的莲瓣舟和云、水共高16.8米,为观音园内最大的佛教艺术造像。由于大观音座落在一个小山头上,锦屏路上即可清晰地看到:大观音右手持柳枝,左手托净瓶,乘莲瓣舟,裙带飞曳,飘飘荡荡,降临锦屏。第九组:送子观音。在千条涧顶左侧,与大观音斜对面的山坡上,是一组群体雕像。送子观音一尊,为2.5米高的坐像,在其周围雕制了各种姿势的0.6-0.7米高的九个童男童女。第十组:浮雕观音。收集清末民初国内著名雕刻家为观音造像的稿本,复制雕刻了渡海观音、洗象观音、吉祥观音、祥云观音、荷叶观音等浮雕9片,镶嵌在千条涧中二号大坝的坝身上。总观这二百余尊观音造像,极具艺术价值。从雕刻的方式上看,花岗岩立体完雕、石材板雕、板材黑白影雕和彩雕、线刻、浮雕各种手法均是精雕细刻,一丝不苟。从雕像的造型上看,古今中外收集到的各种稿本以及佛经上的观音故事兰本,使这些雕像造型各异,有的妙相庄严,有的善和端丽,有的神通威猛,有的遍洒法雨,有的千手一面,体现了在佛教文化艺术中观音是被信奉最早的神灵,与人们结缘深的神灵和古往今来佛教造像艺术中最为丰富的神灵三个特点。从石雕造像的布局看,按照山体岩石的气势、水系环境、高低落差、视角背景等要点,进行布局安装,力图提高桃花涧景区的文化内涵,体现佛教文化艺术,增加游客的观赏兴趣。从观音园的气势上看,园区两侧山体环抱,面南朝阳,与景区大门、国宝将军崖岩画,基本在一条中轴线两侧,直观视觉效果极佳。从观音园的性质上看,是纯粹的佛教文化艺术,整个园区不建佛殿,不设常住僧人,不搞佛事活动,不筑围墙,原则上利用地形地貌、水流岩势成园,既保护了环境,优化了景区结构,又满足了游客的兴趣。从观音园的规模上看,200余尊集古今大成和各种风格的观音造像,国内鲜见。

来源:海州文史资料第五辑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