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品味海州】石棚山与交华亭

信息来源:海州政协 发布时间:2023-05-16 10:14 阅读次数:

□ 陈凤桐

石棚山在近年来兴起的旅游热中,已名闻遐迩。究其原因,以笔者浅见,可能主要与石曼卿有很大关系。所谓“山不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也。

据《隆庆海州志》记载,“石棚山,即朐山东北岭有巨石复岩,下石室可容数十人,棚岭甚峻,了无花木,宋石曼卿通判海州,读书于此,乃以泥裹桃核为弹掷其上,数年间花发满山,灿如锦绣,又名‘锦岩’。”明代嘉靖二年四月,海州知州廖世昭曾立碑为之记曰:“石棚,州东郭佳山水也。相传数十年前尚有石曼卿桃树,近来无居人,花木光洁、樵采无禁,郡人致仕指挥张瀛思,劈泉石、开草堂,树植桃杏,复曼卿旧胜,筑石棚书院,令乡子弟居业焉。”

石棚山,本来就有其山石林木别致处,加之有一代文豪石曼卿曾来此读书,并有广植花木的仙迹轶闻,故自宋以降,迭有苏东坡、蔡景繁、党怀英、戴易、方炽、许桂林、许梅英、张鸣玉、韩希孟、杨锡绂、商盘、刘一珍、吴恒宣、章炯等数十名大家,以及当代诸多乡贤名士纷至沓来,歌之咏之诗词计数十首,每一首诗词都与曼卿有关。就此一点而言,在连云港市诸多景点之中,得此殊誉殊荣者可能是独领风骚。

石棚山的旅游开发是盛世之必然。年前在山顶已重新建起“交华亭”,为旖旎风光又增添几分秀色。其实这“交华亭”,也与石曼卿有关。

《隆庆海州志》又载:“石曼卿字延年,神宗时通判海州,廉能有为,吏民悦服。公余读书于石棚山下,工诗词,有‘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华’一联,为伊洛所称。”石曼卿名盛一时,泽荫后代。后人在石棚山上刻有“石曼卿读书处”“高行清风”等巨幅匾额是一种缅怀纪念,筑书院、建亭台也是一种文明传承。当年所建之亭由于沧桑巨变已不复存在,但刻在亭前石壁上的“交华亭”三个篆字,至今仍历历在目。

现在的石棚山,山上山下,又是一片花海,草木葱茏。那“树上禽鸟相向、欢畅啼鸣,枝头繁英相续、香飘不断”的景象和丰厚的人文历史景观,在招引着八方游客。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