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那年那月:捉鱼

信息来源:海州 发布时间:2020-11-06 11:23 阅读次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州北门外、西门外到处都是小河汉和芦苇塘,有的地方杂草丛生,根本没有人管,不像现在整理成鱼塘对外承包。这些小河汉、芦苇塘里野生鱼很多,枯水时,可清晰地看到小鱼在水底游动。夏季下大雨发水时,水漫出地面,鱼也跟水游来游去,一些行人在地面都能拾到鱼。

我们小时候,没有地方玩,最喜欢到小河汊和芦苇塘里捉鱼。把小河汊一段一段用土堆成堰,或者把芦苇塘入口处用泥堵死,用戽斗把水戽出去,水干了下去捉鱼。用戽斗戽水还是有一定技巧的,一个用柳条编的斗,两根绳子从斗上和斗底穿过,两个人拽紧绳头戽水,向下盛水时,斗面朝下,提水时,斗面上的绳子往上拉,向外倒水时,斗底绳子提起,就这样一下一下把水戽干。有时白天戽不完,夜里还要“加班”,免得一夜之间又渗进水,等于白干。有时土堰垒得不结实倒了,还要“抢险”。天不冷不热最好,夏天比较难受,夜里“加班”乏困还不要紧,蚊子叮得要命。冬天也戽鱼,在冰上打个洞,把水戽干,人下不去就踩着塌下去的大冰块从冰底下掏鱼,有的鱼钻泥里掏不到,也就只好放弃了。

叉鱼就是请人打一个铁叉,装上木头柄子,手拿着铁叉围着小河汊或芦苇塘边转,看到鱼就用力叉下去。有时候还找根小绳一头系在叉柄,一头系在手腕,看到不远处水里翻花,一甩手铁叉飞出去,再拖回来。叉鱼就看各人水平了,水平高的八九不离十,水平差的干瞪眼。

经常看到有人穿着大皮衩,在水里摸鱼,一边用竹竿敲水,手一边伸到水底摸鱼,有人看了莫名其妙,这不鱼都惊跑了吗?鲫鱼受惊不跑,头朝泥底栽。我们没有大皮衩,就穿着小裤头下水摸鱼,学着一边敲水,一边摸鱼,手伸到水底,经常摸到鲫鱼,大的都有三四两重。

钩黄鳝就是铁丝一头磨成尖并弯过来,穿上比较粗的蚯蚓,这就是黄鳝钩。在水边找到黄鳝洞,把黄鳝钩伸进洞里,一探一探的,黄鳝一口咬住不要急于向外拖,免得滑钩,要朝里一捅、再一绞钩住了,一条黄鳝就拖出来了。拿钩时,还不能满把抓,满把抓容易滑掉,要用中指弯成钩状掐住黄鳝中间,就容易把钩拿出来。

捉了鱼一条也不卖,大的拿回家给大人做下酒菜,自己也美餐一顿,小鱼就喂鸭子了,鸭子养得透肥。(毛太銮)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