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那年那月:锅屋

信息来源:海州 发布时间:2020-10-21 19:11 阅读次数:

过去,海州一带民居都是平房组成的三合院或四合院,都有两至三道庭院。除大户人家独居一宅外,一般一个宅院都住好几户人家。不管住几家,院内都必有一两间屋(多用偏房)作为锅屋。这个锅屋可不是单纯存放锅的地方,而是做饭的地方,大多都是同院人家共用的。各家各据一面,或支低灶锅,或砌高灶锅。支低灶锅比较简单,自己用黄泥或根据需要到街口买两三个不同规格的锅腔,放上锅,有序排放好,旁边搭块板或放条凳子,放放油盐及必用炊具即可。所谓高灶锅就是用砖石或土垒砌成锅台,放锅的灶台分两层,上层烧火,草灰落到下边。灶膛后砌有烟囱,台面上放油盐及必用灶具。锅屋里还放着水缸。因为那时没有自来水,吃水全要到城外双龙井或山润旁的沙窝里去抬去挑。平时各家都要保持“水缸挑满”,一则做饭时方便,再则也是防火的需要。

从前,民间做饭都烧草。因此,又把做饭的锅叫作“烧草锅”。烧草,一般人家都是到街上草行去买。草行有行主,周围农民把各种干草用车推或肩挑到草行,由行主合价、过秤,行主收取行佣。草行是相对固定的,卖草人多和行主保持一定联系,这样,有时草一时卖不掉,行主就会凭着老面子,领着卖草的把草派给某一家。时间长了,买卖双方熟悉了,卖草人也会应约按时将草送上门。经济条件较差的人家,都自己到城郊杨圩一带荒滩上耧草,或上山砍山草回家烧。

一到做饭时,几家一起行动,锅屋里顿时忙活起来。做饭人进进出出,爬起坐倒,锅上锅下忙个不停,切菜炒菜,叮叮当当,好不热闹。特别是做晌饭时,炒韭菜、焖方瓜,再有人家煎个小鱼什么的,格外诱人馋虫。然而,那时在锅屋里做饭的人实在受罪,别的不说,烟熏就够呛。高灶锅还好,那低灶锅烧火时烟都从锅门嘴上方冲出来,那时锅屋窗户又少又小,更无排烟设备,烟都在锅屋里转。很快锅屋里便烟雾腾腾,熏的人眼泪鼻涕一齐下。遇到阴雨连天,烧草潮湿不起火,沤的烟更呛人。整个锅屋里从上到下到处熏得乌黑,吊灰不时往下掉。到了夏秋,锅屋里更不是人蹲的地方。居住条件差的,没有专用锅屋,锅灶就支在住的屋里,俗称“连房带灶”。这种情况就更糟。一年到头屋里都是烟熏味,衣物被褥被熏得煞黄。

到20世纪60年代往后,人口增长,住户增多,老宅院里那种传统式的锅屋,渐渐都被房主改造为居室。各家只好在院内空闲处或门旁搭个“小锅屋”。说是“小锅屋”,实际上就是用砖砌个墙,上边苫上瓦片,面积一两个平方米的小屋。有的就是用木棒、石棉瓦之类搭的小棚子,面积不足一平方米。好在这时已开始烧煤球,里边能放个煤炉子就行了。

改革开放后,旧城改造速度加快,一个个现代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传承千百年的锅屋连同那高灶锅、低灶锅、三撑子(泥做的有三个支撑点可放锅的灶具)之类,已退出百姓家庭,替而代之的是现代厨房及一应俱全的设施。不过,很多年龄大的人,一时改不过口,依然还叫它“锅屋”。(韩世泳)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