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6721-6 /2016-00046 | 分 类 | 其他 /决议 |
发布机构 | 海州区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
标 题 | 海州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
文 号 | 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 ||
时 效 | 有效 |
海州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海州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1月6日在海州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邱洪建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化财税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区财税部门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面对复杂宏观形势和各种困难挑战,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有力促进海州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海州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201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为36.7亿元。由于全市收入计划调整、重点税源减收等因素,经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调整为35.1亿元。2015年实际完成35.3亿元,同比增长8.8%,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6%。
海州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201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为14.5亿元。加上上年结转、上级转移支付补助等预计18.6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预计调整为33.1亿元。201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1亿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93.7%,收支相抵,预计年终结转2.1亿元。
海州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2015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支出安排120万元,2015年实际完成12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
二、区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海州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2015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为21亿元。由于税源实行属地管理、新增税源拉动不足等原因,经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调整为16.9亿元。2015年预计完成16.9亿元,同口径增长5%,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1%。
海州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2015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为11.1亿元。加上上年结转、上级转移支付补助等预计16.6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预计调整为27.7亿元。2015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5.6亿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92.4%,收支相抵,预计年终结转2.1亿元。
海州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2015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支出安排120万元,2015年实际完成12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
因上级补助支出还在陆续下达,市与区财政决算结算工作尚未结束,现在报告的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与决算会有一定幅度的变化,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2015年财政预算工作主要内容
(一)严征细管,培植财源,加强依法聚财能力
紧抓依法征收不松懈。加强税源监管。对547户房地产、294个建安项目以及2014年纳税10万元以上企业等重点税源开展经营动态调查。按照“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一般税源专业化管理、零散税源社会化管理”的原则对税源分级分类管控,利用风险指标和综合治税信息,加大风险应对和日常监控力度,全年查补和催缴税款4.6亿元。实行税源属地划分。将全区税源按属地原则划分到除主城区六个街道办事处以外的镇、街和开发区,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盲点的排查思路,设立税源库和房地产建安项目库,对辖区企业和项目加强监管和服务。完善综合治税机制。设立区、街、社区“三级”协税网络,城区六街道完成协税护税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5%。开展“服务企业发展、规范诚信经营”专项行动,103户企业变更到我区,纳税金额400余万元。各级协税护税机构通过网上登记平台,上报登记建安项目600余条。强化个体零散税收征管。6家服务大厅、9个地税开票点全年开票10524份,开票金额2.5亿元;完成400余户新办户定额信息采集和200余户个体户定额调整。
紧抓财源培植不松懈。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功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拨付正大天晴、杰瑞科技、太阳雨贸易等工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创新等项目资金6300万元。安排460余万元配套资金兑现正大天晴、正融科技和泰格油墨等公司企业发展奖励及高层次人才引进补助。为齐天铁塔、金鸽网络、中鹏新材料等企业申报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286个,申报资金1.1亿元。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出台争取资金考核办法,全年争取上级各类资金补助约8.4亿元,同比增长31%,有力支持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支持瀛洲集团和海发集团建设成更具活力的发展平台,提升融资能力,为滨河新区、孔巷文化商业街和宁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优化支出,关注民生,提升财政保障水平
把支持教育发展作为民生之基。按省定标准足额安排生均公用经费4167万元。投入10198万元支持新坝中学、建宁小学等校舍维修及加固改造,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200万元,提升师资水平。拨付贫困生生活专项补助648万元,缓解5302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问题。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
把做好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本。支出7721万元落实提标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提高到38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05元。支持社区建设,社区办公经费提高到4万元、工作人员月工资标准自7月起提高到2600元。拨付1020万元社区为民服务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党组织为民办实事。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发放低保金、重点优抚对象补助、尊老金等各类民生专项7440万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筹资2286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把支持“三农”工作作为民生之重。投入3223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塘坝除险加固、河道疏浚整治等工程,加大对防汛防旱的支持力度。争取农业综合开发、秸秆禁烧、森林防火等32个项目资金约8700万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拨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140万元,支持移民安置工作。兑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机补贴等各类补贴6939万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投入1964 万元新建农桥71座,铺设“一事一议”村庄道路 50余公里,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安排村级运转经费1080万元,保障基层组织平稳运转。拨付3744万元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93个标准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筹集农业保险保费471万元,全年赔付种植业、养殖业农户286万元,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民生之需。拨付300余万元支持海州大型音乐风光片录制等文化宣传和文博会、白虎山庙会等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财力保障。支出600万元用于“天网工程”一期建设及新建派出所,支持平安海州建设。拨付4800万元棚户区改造资金,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投入4000万元支持苏北地区重点中心镇建设,打造特色小城镇。支持重大交通道路工程建设和旧城改造,支付204、310国道2.2亿元征地拆迁费用,兑付连盐铁路等42个地块拆迁补偿款6亿元。投入210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修缮破损道路,市民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得到改善。拨付1.2亿元环卫经费,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水平。
(三)强化监督,精细管理,深入推进财税改革
加快部门预算改革,推进预决算公开。推进全口径预算编制工作,首次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预算,强化综合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按照“谁主管、谁公开、谁负责”要求,积极推进政府和58家部门的预决算以及“三公”经费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设立债务审核机制,严控债务规模;做好债券置换额度申报和分配工作,全年争取三批4.4亿元一般债券额度用于置换2013年6月审计确认的存量债务,缓解债务压力。开展结转结余资金及往来款项清理,累计清理收回约2000万元统筹用于民生等项目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大投资评审力度。开展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综合审计面达50%;建立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系统,构建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对19辆超编、闲置公务用车进行集中公开拍卖,起拍价溢价率达37.8%。强化项目投资评审,全年共评审城区建设、城市综合提升等招标控制价、结算项目280个,项目报审价8.5亿元,核减近1亿元,核减率达10.5%。规范政府采购程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对采购金额较大的项目采用公开招标和竞争性谈判方式,全年采购金额超6000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3%。为法院物业管理、青龙山公墓管理处保安服务等项目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实行绩效评价试点。开展“三公”经费、“小金库”、涉农资金等专项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海州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对17家学校校舍安全资金和2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开展绩效评价,强化“花钱必有效,用钱必问责”的绩效理念。
总体看来,2015年全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项增支因素较多的形势下,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还存在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大、支出预算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探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2016年全区财政预算安排和财税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新《预算法》,牢固树立依法聚财、依法理财、依法用财的法制理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构建法治财政、阳光财政、民生财政,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根据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考虑区划调整的因素, 2016年全区财政收支计划安排和区级预算收支草案安排如下,提交大会审议。
一、全区财政收支计划安排
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2.4亿元,增长10%左右。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0.2亿元。
二、区级预算收支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草案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情况。2016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为17.3亿元。加上预计上级补助收入17.1亿元、下级上解收入8.9亿元、上年结余结转2.1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来源45.4亿元。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上述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来源45.4亿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18.4亿元、对下补助支出2.1亿元,2016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4.9亿元,其中,当年财力安排10.3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草案
根据财政部《关于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11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因此我区政府性基金只有转移性收入,即上级补助收入。2016年区级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预计为5.7亿元,全部安排支出,主要用于移民扶持、征地和拆迁补偿以及城市建设等。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草案
2016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20万元,为入股江苏银行的股利分红。按照以收定支原则,全部安排支出。
三、2016年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2016年是国家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各项财税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区财税部门将认真落实区委的工作要求,立足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收入征管与财源培育相结合,着力夯实财税基础
抓好收入征管。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加强重点税源分析预测和监控,完善全面排查工作机制,提升纳税评估和风险应对,挖掘增收潜力。抓好综合治税。完善个体零散税收社会化征管模式,逐步拓展社会化征管范围,加强联合征管。继续推进服务企业发展和专业市场清查等整治活动。抓好政策实施。全面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做好政策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财源发展环境。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继续做好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工业攻关等各类项目申报,争取扶持资金。抓好税源建设。落实招商经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抓好载体建设;加强重点税源的分析和监控,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优势,合理安排扶持引导资金,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抓好责任落实。健全收入分级进度考核机制,完善目标责任制、征管奖惩制、漏征漏管追究等制度。
(二)强化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配合,着力优化支出结构
优先支持教育发展。按标准提高生均公用经费,落实薄弱学校校舍维修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学校硬件水平均衡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缓解生活问题。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安排乡村教师生活补贴120万元。全力保障民生事业。健全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和农村医疗财政保障制度,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济力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保险改革实施。推动眼科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安排1000万元社区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扶持社区公益服务,解决群众身边的难事、急事。持续加大惠农力度。突出培育互联网农业、家庭农场等项目。完善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继续实施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新建农桥56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大投入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统筹推进重点建设。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和低洼片区改造工程,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整合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继续安排“天网工程”建设经费,支持平安海州建设。
(三)强化完善机制与改革创新相融合,着力加快改革步伐
强化预算编制执行。完善项目预算编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2015年部门预算结余项目资金滚存用于安排2016年项目。减少年度预算追加事项,加快支出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债务管理流程,全面动态监控政府债务,有效防范风险;积极做好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严格执行置换标准,化解存量债务。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通过与预算、采购、财务“三结合”,构建更加完善的资产配备、使用、处置、收益全过程监管体系。规范资产管理的审批权限和处置程序,做好公车改革后车辆处置工作。强化国库支付管理。推进公务卡改革,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选取朐阳街道和洪门街道作为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规范财政资金支付行为。强化存量资金盘活。逐步建立盘活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机制,加速存量资金清理使用;尝试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收回项目实施较慢或结转时间超过两年的资金统筹安排。
(四)强化综合提效与依法理财相契合,着力增强管理后劲
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强化采购预算执行,通过规范采购程序、丰富采购方式等提高资金节约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力度,在居家养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以及各类培训、服务等方面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政法专项转移支付、村庄环境整治、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等项目绩效评价,加大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逐步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项目资金分配使用约束机制。完善区级机关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考评标准,提高部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加强公共财政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法制化建设,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严肃财经纪律。继续组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和“小金库”专项治理等检查工作。加大投资评审力度。建立健全评审报告内部复核机制,完善评审项目档案管理,提高财政投资评审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继续加大对重点城区建设、城市综合提升、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的评审,提高项目报审价核减率。完善镇街财政管理体制。理顺区级和镇街收入分配关系,按照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事权和相应支出责任,提高财政保障运行和服务发展能力,组织实施新一轮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财政支出程序。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依托会计集中核算,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规范报销和支付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打造财会“大服务”团队。
各位代表,2016年财税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决心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凝聚力量,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奋力拼搏,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