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6724-0/2020-00015 | 分 类 | / 通知 |
发布机构 | 海州 | 发文日期 | 2020-05-13 |
标 题 | 关于印发《新浦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 ||
文 号 | 新浦委发〔2020〕51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各社区、各部门、相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我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街道研究制定了《新浦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现予印发,请你们认真遵照执行。 | ||
时 效 |
关于印发《新浦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浦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
为推动新浦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确保“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各项部署要求,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形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把疫情防控由多管齐下的应急状态转为科学精准的常态化防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最终胜利。
二、工作领导
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领导小组成员,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单新文任指挥长,负责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办事处主任汪伟任常务副指挥长,负责具体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各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陈万才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卫健办,办公室成员由卫健办、党政办、宣传办、房管所、经贸办、城管办、文化站、派出所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协调防控日常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保持有效防控机制,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
1.保持组织领导机制不变。要保留现有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日常运转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2.保持联防联控机制不变。严格落实防控工作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全社会协同的防控体系,形成横到边、纵到底,覆盖街道、社区两级的疫情防控网络。特别加强社区工作网络,实行网格化防控。
3.保持“四早”机制不变。继续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措施,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做到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处置。
(二)突出关键领域和环节,强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
1.强化特殊场所卫生治理。落实落细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监管场所等特殊场所的防控措施,制定周密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严防疫情输入和内部传播。
2.完善社区服务与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实施社区疫情防控措施,统筹推进社区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工作。聚焦恢复秩序提供服务,未发现病例社区,应解除社区封闭式管理措施,不再设置“硬隔离”“物理隔离”。除疫情防控重点人员外,原则上不限制人员流动和进出社区,不得超范围实施人员隔离措施,允许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继续实施人员和车辆出入登记、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加强社区防控工作人文关怀,帮助患者和隔离人员回归社区。坚持“外防输入”策略,健全由社区干部、网格员、基层医务人员、社区民警、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的社区疫情防控小组,持续开展外来人员排查和社区居民健康监测,认真做好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物资准备、重点人员管理等工作,将社区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切实做到“四早”。动员居民开展群防群控,减少家族聚餐等人群聚集性活动,做好外出打工人员防疫常识教育。提升社区防控信息化水平,实现健康监测、社区随访、人员登记动态化和管理信息化,做到社区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和出租房屋底数清、情况明,为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奠定基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卫生整治、科学消杀、宣传引导和志愿服务,营造干净整洁的工作生活环境。
3.完善复工复产精准防控措施。压实用工单位防控责任。按照“谁经营谁负责、谁用人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属地、部门和行业管理责任,切实把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精准落实到复工复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加强宣传培训,做好防疫物资储备,为员工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指导做好个人防护。实施分区作业、分散错峰就餐,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减少人员聚集。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员工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报告并隔离,安排就近送医。
4.完善公共场所常态化防控措施。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全面做好交通场站、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等公共场所、重点场所实行“测温+健康绿码”出入管理,确保不漏管。严格落实环境清洁、消毒通风、人员防护、检测筛查、客流量控制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从严控制、审核、举办各类涉及人群聚集性活动,切实做到健康码必验、体温必测,引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防止聚集扎堆。
5.加强居民小区常态化防控措施。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下,继续强化推广应用“苏康码”“连易通”健康码,持续加强辖区内各居民小区内健康码专人核检工作。进入小区人员一律实施健康码绿码通行政策,对老人、小孩等人群打印纸质“苏康码”“附属卡”及“连易通”,近14日内的代领码予以认可。
(三)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落实精准化防控措施
1.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落实入境返连人员提前48小时向所在社区报备制度。入境后直接返连的,由区涉外防控组“点对点”接送至戴斯酒店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在第一入境城市集中隔离人员,按规定解除隔离后返连的,查验苏康码、行程轨迹、解除隔离告知书以及2次核酸检测报告,及时纳入疫情防控体系,做好随访登记。对隔离期满后且健康检测合格的入境人员,可正常出行。
2.加强高中风险地区返连人员管控。做好国内高、中风险地区返连人员管控工作,切实做到“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其中对4月13日以后国内高、中风险地区返连人员,加强滚动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4月22日以后国内高、中风险地区返连人员全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3.加强重点地区返连人员服务管理。严格排查登记,进一步压实社区和用人单位责任,对武汉返连人员须进行核酸和血清检测,湖北省其他地区返连人员须进行核酸检测。湖北返连人员持近期检测报告的,经查验苏康码、行程轨迹且无可疑症状的,可正常出行。
4.加强发热门诊就诊人员跟踪服务。对区联防办每日下发的市级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人员,第一时间核对人员信息是否属实并反馈。将人员名单报卫生院,配合卫生院工作人员对发热门诊就诊人员进行体温跟踪监测。对连续三天监测体温且无异常的发热就诊人员,解除观察;对有可疑症状的,建议其及时就诊,并报区联防办。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党工委班子成员要按照“管行业、管防控”原则,负责分管领域的防控工作,机关干部按照联系点安排,负责督导联系点社区防控工作。各社区书记和街道各部门“一把手”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组建本辖区和部门防控工作专班,各社区还要建立健全高效的社区防控网格化队伍,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确保防控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
(二)畅通联络机制。各社区要紧盯防控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及时收集疫情和防控信息,坚持日报告制度,对突发应急情况要第一时间及时上报。
(三)强化工作督导。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防控工作指导和督导,纪工委要加强防控纪律督查,对责任人不到位、工作不落实、应对不及时、上报不及时、处置不妥当,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进行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