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6743-5/2016-00026 | 分 类 | 其他 / 通知 |
发布机构 | 海州区新海街道办事处 | 发文日期 | 2016-08-15 |
标 题 | 关于印发《2013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的通知(老新浦) | ||
文 号 | 新海办〔2013〕1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关于印发《2013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时 效 |
关于印发《2013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的通知(老新浦)
关于印发《2013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社区:
经研究,现将《2013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特此通知
新海街道办事处
2013年3月1日
2013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13年,全区人口计生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创建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为目标,以全面做好人口问题为导向,以家庭发展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创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幸福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口计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顺利通过省“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中期评估验收,为建设美丽新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创建目标,建立完善人口工作体制机制
结合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计生民生建设为重点,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围绕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创建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制定创建工作细则,分解目标任务,细化考核指标,加大推进重点难点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创建活动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以创促建,务求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对乡镇、街道和村居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重点重抓,重心下移到村级。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制订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强化督查指导,促进后进转化,推动工作均衡发展。进一步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创建机制、协调机制、服务机制、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管理,认真兑现奖惩,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将乡、村计生干部的任用与工作实绩挂钩,重奖重罚,调动工作积极性,推动人口计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基层基础,坚定不移稳定低生育水平
切实注重孕前服务和管理,强化宣传指导,不断提高避孕节育措施的及时率、有效率和落实率。依法加大对政策外生育的管理力度,联合法院、公安强力整治违法生育行为,维护正常的生育秩序。全面推进社区人口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人口服务管理责任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服务到户”,确保重点人群信息掌握到位,管理服务到位。深入推进“金人工程”, 进一步完善全员人口信息库,提高信息入库率、及时率、完整率与准确率,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积极开展数据质量信得过活动,争创先进单位。坚持与公安、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掌握相关部门动态数据,力争年内实现公安、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间的个案信息共享,提高数据录入的及时率、准确率,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实时变更,形成具有基础性、共享性的人口综合信息资源平台。把家庭作为人口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与市联动举办“第三届家庭人口文化节”,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人口计生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市场、进机关“六进”活动。加快人口文化宣传阵地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基本国策,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积极构建小区立体化宣教体系,打造城区人口文化活动品牌。
三、突出优质服务,不断完善人口公共服务内涵
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逐步实现世代服务中心向人口家庭公共服务中心转型。完成浦南镇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进“世代服务”提质提标,拓展和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更加便捷完善的服务。扎实做好药具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争创药具规范管理镇(街道),药具应用率达95%以上,使用药具人数占综合措施人数8%以上。探索推进“优生优育优教工程”,积极整合区妇幼所、区计生指导站、民政等资源,构建免费婚检、免费孕检一体化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婚姻登记、新婚保健知识宣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围孕期保健一条龙服务,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倡导,使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发挥辖区早教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早教进社区亲子活动,不断扩大早教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增强群众科学育儿理念。以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进校园为载体,借助教育、共青团力量,不断深化青春健康援助服务,争创省、市级项目示范基地,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青春期健康知识的需求。继续实施计生居家养老帮扶工程,帮助计生家庭的老年人解决吃、住、行、医、乐等问题,全面提升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的生活质量。
四、突出统筹协作,强化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管理
建立完善流动人口计生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落实共管责任,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换制度,推动信息共享。把流动人口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均等化服务。实施流动人口数据信息“清底工程”,流入、流出人口信息入库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推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生殖健康咨询、技术服务和维权等一站式服务,开展上门办证活动。突出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流动计生困难家庭,继续开展流动人口“优秀服务单位”、“双居示范街”等争创活动,提高流动人口的满意度和管理服务到位率。加强计生专干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网络化协作,做到信息反馈及时,互动管理高效,逐步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及时采集,实时更新,网上互换,异地查询”的管理目标。积极开展区域协作“一盘棋”,重点对象协查信息反馈率、及时率达95%,信息网络通报、接受率达90%以上。
五、突出关怀关爱,进一步深化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认真兑现独生子女家庭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实施城镇非从业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制度,争取实现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扶助政策人群全覆盖。进一步深化幸福家庭创建工程,按照“解放思想,整合资源,贴近家庭,重在基层”的总体要求,深化“幸福家庭十大行动”,提升计生家庭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确保村级“新农村新家庭新三年计划”创建覆盖率达95%以上,90%的家庭达到新家庭建设基本标准,确保通过省级新农村新家庭示范区验收。继续开展“思源工程-生育关怀行动”和“1+1”牵手帮扶行动,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帮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继续做好生育关怀保险工作,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完善以人口计生公益金制度为重点的计生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长效机制。
六、突出依法行政便民维权,进一步推进诚信计生建设
开展“人口计生行政执法水平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加强队伍执法能力建设,提升人口计生行政执法水平,创新行政执法手段和管理方式,推进柔性执法。深化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推动依法行政整体水平提高。继续开展“零信访乡镇”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坚决制止违法侵权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强化部门配合,提高社会抚养费实际征收率和结案率。进一步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重点管理,严厉打击“两非”,健全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确保性别比趋于正常。深入推进诚信阳光计生行动,全面推行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继续组织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简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再生育审批、计划生育办证验证、法定奖励扶助政策待遇落实等各项事务,提高行政事项“一站式”便民服务水平。加强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组织开展镇、村两级干部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计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