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索 引 号 01427180-5/2020-00024 分 类 /
发布机构 海州 发文日期 2020-11-24
标 题 2021年工作计划
文 号 无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加大基础养老服务设施供给
时 效

2021年工作计划

栏目: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0-12-21 阅读次数:

2021年工作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围绕“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加长板、固底板、惠民生、转作风、强担当,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全力推进海州民政事业再创新业绩。

着力抓好兜底保障工作。落实好各项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重点抓好重残、重病“单人保”和急难型、支出型临时救助政策的落实,避免“漏底”风险,将三、四级智力和精神残疾人纳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保障对象。结合脱贫攻坚“回头看”,及时落实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提标、临时救助、价格补贴等措施,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将易返贫、致贫户,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等重点人群符合兜底保障条件的及时按程序全部纳入救助范围。深化温情救助改革,推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优化社会救助工作流程;加大赋权审批工作督导作用,确保赋权下放事项“接得住、管得好”。 全面落实“急诊救助”模式,依托镇街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构建“临时救助+”的响应机制,形成衔接有效的“急诊救助”链,提高综合救助实效。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建成一批省市级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之家”,持续开展“合力监护 相伴成长”专项关爱行动,构建形成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家庭五位一体的关爱保护网络。

着力优化养老服务质量。加大基础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全面落实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政策,新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个,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人数占比提高至8%。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实践,全面提高居家养老质量。持续发展医养融合,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5%,重点满足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实现为8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服务全覆盖。新建海州综合养老示范基地,打造具有海州特色的高端养老服务品牌。优化“养老服务+互联网”模式,推动智慧养老小区建设,计划再新增1-2个试点。完善养老机构综合监管机制,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大对养老服务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认定制度改革,培训养老护理员100名,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着力深化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夯实社区治理基础,深化“三社联动”,推进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百姓说事厅等城乡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建设,积极将社区打造成“民呼我应”的基础阵地。按照标准新(扩)建12家城乡便民服务中心,拓宽基层服务阵地。做精做实“全科社工+网格”服务模式,城市社区“全科社工”服务覆盖率达80%。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促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积极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力争新增持证社工60人。

着力提升民政专项事务服务质效。以组织开展安葬(放)设施违规建设经营专项摸排暨违建墓地专项整治成果巩固提升行动为载体,深入持续推进散坟整治,确保“三沿六区”“无坟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安葬权益。加快补齐公益性殡葬设施短板,形成以公益性为主体、营利性为补充、节地生态为导向的安葬服务供给格局,建成锦屏镇、新坝镇公益性骨灰堂,提升锦屏镇李圩公墓、新坝镇福安园等农村公益性公墓内部设施条件。对现有殡葬惠民政策进行提标扩面,减轻群众安葬负担,加大节地生态葬奖补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群众自愿选择绿色节地的安葬方式,自觉抵制大墓、豪华墓。持续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大力推行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传承发展优秀殡葬文化。以建设全国婚俗改革示范区为抓手,通过组织宣传倡导、举办婚姻家庭辅导、组织集体婚礼、开展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引导树立文明、节俭的婚礼新风尚,形成具有海州特色的婚俗改革品牌。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