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索 引 号 01427180-5/2019-00018 分 类 /
发布机构 海州 发文日期 2019-12-05
标 题 海州区民政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文 号 无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提升为老服务幸福度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时 效

海州区民政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栏目: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9-12-24 阅读次数:

海州区民政局2019年

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12月5日)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强化问题导向、担当精神,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上办实事,在基层社会治理建设上求实效,在社会事务管理上创实绩,各项业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全面完成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奠定坚实基础。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脱贫攻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

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600元。通过动态管理,退出低保341户,743人,新增77户,174人,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为城乡低保户2150户、4182人累计发放城乡保障金1950.1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529户139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00.045万元,为困难残疾人4370人、重度残疾人2586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182.5万元。为城市三无人员46人发放生活补贴70.42万元。为80-89岁老人18412人、90-99周岁老人1737人、100周岁以上老人27人,共发放尊老金784.94万元。为27名孤儿按每人每月1320元的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联合春雨社会工作事务所开展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活动40余次。

(二)聚焦民生事业,养老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一是推进养老机构转型升级。区养老护理院交于九如城养老集团运营,已入住150多名老人;与卫健委会商,制定第三社会福利中心改造方案;对新坝、板浦、宁海、浦南等4家农村敬老院厨卫设施升级改造。二是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区级老年人助浴中心投入运营,接待60周岁以上老人2100余人次;区级中央厨房配餐中心年内完成主体建设;投入900万元,建设9个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实施智慧养老服务工程,通过区95002、12349等平台共计提供4.3万次线上线下服务;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范围扩大,投入52万元为近300名特困人员购买服务,投入432万元为板浦镇约1200名8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服务。目前,全区养老机构床位2655张,各类居家养老床位2055张,总床位4710张,每千名老人有床位数39.8张。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品牌养老机构直接运营的乐龄生活馆达到27个,除引进安康通(江苏金康)、上海海阳等外地知名组织,还培育出江苏中佳、连云港同心等本地的社会组织,另外与连云港春暖人间、上海同和堂、九如城等社会组织达成合作意向。四是重抓安全生产工作。排查养老机构94家(次),排查隐患285条,整改249条,整改率87.3%;投入9.6万元为各养老机构安装电器火灾报警器及安全生产宣传图板;投入资金160余万元整改海州区第一社会福利中心重大安全隐患,于8月6日整改完成并销号摘牌;投入12万元对港城老年公寓消防进行改造。

(三)聚焦社会和谐,基层治理成效显著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投入1.5亿元,新建锦屏镇、浦南镇、板浦镇、新南街道、朐阳街道5个镇街级为民服务中心,新增服务面积1.88万平方米。投入3500万元,新建社区级便民服务中心14个,新增两房面积1.4万平方米。投入20万元,按照“七个一”规范标准,规范建设标准化城乡社区20个。二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成首批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结项现场调研和专家答辩评审。在康宁社区探索“微自治”试点,推动村居民议事协商向村小组延伸。开展全科社工创建试点,在新南街道、新海街道试点推行“一门受理、全科办理”模式基础上,新培育全科社工50名。三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协助组织部门清退违法违纪村居干部29人,完成46个村出缺补选工作,实现50个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人员30名。

(四)聚焦乡风文明,殡葬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加快殡葬设施建设。推进8处镇街级公益性公墓(含骨灰堂)建设,建成卧式墓穴15814座,建成板浦中正、浦南尹巷骨灰堂。在青龙山建成安息堂两处、壁葬13处、花坛葬6处,新增节地生态葬格位11208个。二是推进迁坟安置点建设。在青龙山建成德寿园卧式墓穴4400座,已迁入朐阳街道、宁海街道、锦屏镇散坟2082座。将草坪葬二期及存量墓卧式穴免费提供给生态古城迁坟使用,已迁入锦屏林场、洪门街道散坟248座。三是加大绿化围挡力度。利用春季、秋季绿化有利时机,对全区剩余的72处老坟地(平迁3处)进行有效遮挡。投资1917万元对青龙山公墓进行绿化,共栽植苗木13.37万株,达到“有墓不见墓”的效果。四是推进散葬坟平迁。平迁散坟21458座,完成三年平迁坟总任务71%。五是强化宣传和执法力度。通过电视台、报纸和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散葬乱埋治理的政策法规、任务步骤和森林防火知识,印发手册及传单3.7万余份。拆除违建墓穴330座,对违规建墓等违法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结合当前民政工作实际,我区民政事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救助的实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还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求、社区服务能力不够高、乡镇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进展比较缓慢等。

三、2020年工作计划

明年,我们将继续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坚持抓重点、建机制、强政策、搭平台、借外力,促提升,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扩大公共服务,力争实现保障体系健全、福利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增强的奋斗目标。

(一)着眼精准高效,织密社会救助保障网

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健全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老人”和孤儿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深化简政便民,推行“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困难户只需提交居民身份证和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书就可以申请社会救助,取消可以通过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的相关证明材料。优化救助流程,完善“急诊救助”快速响应机制,探索分类救助、先行救助和特别救助。构建“临时救助+”的“急诊救助”模式,形成衔接有效的“急诊救助链”。扩大救助覆盖面,将城市三无人员保障范围由10个城市街道扩大到全区。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关爱困境儿童、留守儿童。

(二)着眼优质均衡,提升为老服务幸福度

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确保区级综合福利中心完成招商,开工建设。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按照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求,购买上门服务和乐龄生活馆站点运营服务。压实养老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设施维护、安全生产检查、安全培训演练等工作,提升老人的安全感。

(三)着眼协同共治,打造社区建设新样板

继续深入开展基层村居、民政系统涉黑涉恶线索排查工作,结合清理劝退村居干部,做好出缺人员补选工作。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服务阵地建设,新建社区级便民服务中心18个。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力度,开展全科社工培训,扩大全科社工试点单位。开展“微自治”创新活动,推动社会治理向楼宇巷道、村组延伸,动员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四)着眼服务升级,推动社会事务上台阶

大力推进镇街级公益性公墓(含骨灰堂)建设,实现公益性公墓(含骨灰堂)乡镇全覆盖。加强散坟平迁宣传,加大督查通报力度,确保完成剩余12037座的散坟平迁任务。开展“救助管理工作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提升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婚姻家庭辅导,倡导婚庆新风,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