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索 引 号 K1255724-X/2016-00065 分 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海州区路南街道办事处 发文日期 2016-01-15
标 题 路南街道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安排“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计划
文 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为巩固和发展实施振兴海州战略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不断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路南街道各项工作新局面
时 效

路南街道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安排“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计划

栏目: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6-01-04 阅读次数:

为巩固和发展实施振兴海州战略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不断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路南街道各项工作新局面,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街道自身实际,现将路南街道2015年及“十二五”主要工作概况、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就2016年以及今后五年工作目标任务进行认真规划。


一、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月份完成4.59亿元,完成考核计划的91.8%,超序时8.5%。确保年底完成全年任务。2.外联客方到位资金:1-10月份完成外资250万美元,完成年考核目标的83.33%。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1-10月份社零增幅为15%。新增规模企业苏宁广场项目已于10月份入库,确保年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净增限上企业:1-10月份完成5家,完成年计划的100%,超序时16.67%。5.协税护税:1-10月份约完成1219.11万元,完成考核计划的54.26%,短序时29.08%。

二、2016年主要工作计划

2016年,街道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统一全处广大干群思想和意志,集中路南的智慧和力量,计划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完成外资300万美元,协税护税完成2500万元。

三、“十二五”主要工作总结

1、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47.4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9亿元累计引进5000万元以上服务项目10个,发展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3个累计引进内联客方到位资金9.617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72万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园区2个;累计完成协税护税7532.12万元。

2、重大项目推进有序。1.苏宁广场该项目2号楼酒店部分正在准备验收,9-25层公寓层已完工;3号楼、4号楼住宅已完工计划于11月6日开业2.丰联广场该项目正在做大理石干挂及地下室配电房内高低压电器的工作3.世纪缘酒店该项目目前已完工。4.天然居周边地块旧城改造项目,进入扫尾阶段,共签约104户,签约率达99.05%。5.康缘药厂及北侧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 50户因历史遗留问题未被安置居民已全部签约安置完毕;剩余57户征收户,已签约38户。

3、创新创优亮点纷呈。十二五期间,街道党工委着力于服务提升,倾力打造“一社一品”,社区亮点达50多项。其中作为突出的朝夕关爱工作团、红色文明监督岗、创业加油站、七彩阳光服务团、爱心服务团、惠民服务社等特色服务工作,得到省、市、区相关部门及领导的充分肯定,各大媒体给予大力宣传。

4、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实施“利民”工程。投资98万,栽植乔木5500余株,花灌木6500平方米,草坪3500平方米。新增盐河游园、大庆东路、银河购物中心花坛等绿化绿地900平方米,六号街区游园、整洁路、龙西南路等1800平方米地段的绿化绿地进行提档升级;投资200多万维修葵花巷、扁担巷、扁北巷、河运巷、化工局宿舍、路南社区1—10号楼,大小85条道路,近6万多平方米破损道路,有效改善了居住出行条件;累计拆除违法建设约12600平方米。二是实施“惠民”工程。“十二五”期间,累计99户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实物配租形式得到保障,90户以货币补贴方式解决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困难问题。45户低收入家庭申请限价房,并入住新房,420户住房困难家庭申请经济房,30户中低收入家庭入住公租房;累计开发3000多个就业岗位,举办五期招聘专场会;新增就业876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380人;办理社保补贴2610人,发放资金620万元;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数为30825人;办理居民医保23625人。三是实施“便民”工程。投入65.4万元,对9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面积约2200平方米。普遍建起了居民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场地和市民学校等文化体育活动载体,新建了9个“乐龄生活馆”;投入50万元,新建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设有城管、信访、计生、民政残联、房管、社保就业、司法等8个综合服务窗口的现代化“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于2015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四是实施“安民”工程。辖区单位创安覆盖率、旅馆住宿人员登记率、暂住人口登记率、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率均达100%,创建无毒街道、无毒社区、无毒学校、无毒娱乐场所覆盖率达100%,民间纠纷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8%以上,对“刑释、解释”人员的帮教率、安置率达95%、90%以上,出租房治安责任签订率95%以上,居民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以及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分别达90%、95%以上。

5、主要工作体会。一是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做法。五年来,我们坚持经济建设不动摇,街道经济得以长足发展。同时,我们非常注重教育、卫生、养老、社会保障及文化体育工作。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全街道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巨大进步。二是保持社会平安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五年来,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尤其近两年来,我们始终把稳定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位,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持了社会的持续稳定,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居民群众得到安居乐业。三是善于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法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解放思想上先行一步,才能在抢抓机遇中率先胜出。几年来,我们通过多种有效方式,不断解放思想,提高境界,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认识,调动起方方面面积极性,既推动了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为今后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形势,以创新的思维谋求发展,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四、“十三五”计划

今后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构建和谐街道为宗旨,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和谐、惠民生”的工作目标,立足街道实际,着眼未来发展。

1、确保经济平稳增长。争取将路南街道建设成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商贸服务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500万美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20%,限上企业净增25家以上加快天然居地块、康缘药厂北侧棚户区地块的旧城改造步伐,加大招引力度,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入园入库每年不低于2个

2、打造亮点,加强社会管理。一是加快社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突出“一一品”,全街主打1-2个精品社区,积极探索便民利民服务新模式,培育经典,打造亮点。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扩大就业摆在社区发展的突出位置,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创业能力。多渠道地开发社区服务业、多元化兴办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岗位,以及社会公益性就业岗位5000个,积极参与和主办以市、区为主,街道为辅的各类就业培训200期以上。加强与社区单位的沟通联系,建立6-8个创业基地。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比例确保在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下岗再就业率达到50%以上。三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救助体系信息库,准确掌握老年人、残疾人、困难户等群体的信息,为建立解困机制,加大帮扶力度,实施有效救助提供依据。加强老年人协会建设,以市场化、全方位的服务,特别是深入开展帮扶空巢老人工作,建立并完善安全服务、医疗服务、生活服务和温情服务“四位一体”服务网络。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建“千人平安志愿者”和“千人义务巡逻队”,强化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广大居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受教育面达到80%、满意率不低于80%。全面铺开对重点稳控人员的帮扶工作,力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其困难,彻底消除其上访念头,让路南从信访“雷区”向“安全区”跨越。

3、务实作风,强化基础建设。是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接访、带案下访,特别是对关系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民政低保、社会保障、城市征迁、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要深入走访,熟悉情况,充分发挥街居两级信访维稳中心(站)作用,畅通诉求渠道,化解矛盾隐患,切实解决与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工委主体责任和纪工委监督责任,前移关口、突出重点,常抓不懈、筑牢防线,把加强作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明确目标要求、明确任务举措、明确工作责任,与中心工作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检查考核。是强化效能督查、跟踪问效,将绩效考核、评先评优与争先创优挂钩,奖先罚后。同时,结合街道重点工作,采取日常巡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多角度对街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不断提高跟踪问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监督的常态化,从严从实抓好街道各项工作。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