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46806409-3/2024-00006 | 分 类 | / |
发布机构 | 海州 | 发文日期 | 2024-07-09 |
标 题 |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 ||
文 号 | 无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4年上半年,海州商业街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区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项目建设提升营商环境,以特色活动激发消费活力,以文化品牌拓展文旅业态,推动街区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按照序时推进项目落地。一是为更好提升盐河巷“跨河入园“工程项目品质,3月份“邀请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至盐河巷进行现场实地踏勘座谈交流。4月初,完成“跨河入园”设计方案第一轮汇报。5月底完成“跨河入园”整体方案的设计与优化,目前已形成设计方案初稿。二是实施民主路老街”拓街入巷“工程。4月份,邀请广州中奥设计院到民主路老街完成现场实地踏勘。5月份,邀请清华大学华清安地建筑设计公司到民主路老街现场实地踏勘并开展座谈。三是二营巷围绕“恢复肌理、留住记忆”打造民国风情街区和海州古城集市,目前已完成老旧建筑的修复和立面改造,预计将于10月进行对外试营业。
2.品牌活动激发消费潜能。春节期间,海州商业街区先后开展水韵国潮夜演、民俗踩街闹新春、港城腔调小剧场、华裳盛典国风巡游等各类非遗民俗活动,引新闻联播、央视新闻、江苏卫视、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多次聚焦。大年初一盐河水韵国潮夜演吸引25.5万观众线上线下同步观看。春节长假,街区总客流量达206.3万人次,同比增长55.9%,营业额突破14670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8.8%,均创历史新高。五一期间,趣味亲子运动会、小丑嘉年华巡游、盐河水韵国潮夜演等活动轮番上演,引CCTV13《新闻直播间》、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时空头条、人民网等多家媒体高频聚焦。五一假期,街区共接待游客151.2万人次,商户营业总额突破15960万元。端午小长假,围绕“粽”头好戏—盐河水韵国潮夜演、“粽”磅嘉宾—“萌小猫”路演、“粽”享童趣—民俗研学游主题,开展第四届“粽”情端午·香飘商街系列活动, 6月9日晚“水韵国潮夜演”,通过极具特色的国潮古风演绎,频频刷爆市民抖音和朋友圈,超15万人夜听非遗戏,夜逛盐河巷。小长假三天街区总人流量达91.8万人次,商品零售总额突破11200万元。
3.持续拓展文旅发展业态。一是在大华文化交流中心原有的文化空间基础上,积极对接天津非遗曲艺书场,致力打造港城首家西游书场,丰富市民及游客夜间文化品质需求。二是持续打造海州特色旅游品牌,举办“春润古城 花漾海州”海州区第三届清明踏青赏花节。依托白虎山庙会影响力,花鸟鱼虫街区和二营巷成功举办花鸟鱼虫、宠物古玩、文房四宝、根雕茶叶等展销及名人字画展示、拍售活动。三是加大首店经济招商力度,上半年街区新引进港城首店“方方烧烤”,“江二娃串串香”“破店”共知名网红品牌3家。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海州商业街区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推动现代化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主线,从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业态三个方面推动文旅商高度融合,使以陇海步行街为中心,民主路、盐河巷区域内三公里商务区成为市区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黄金商圈。
(一)挖掘历史拓展发展新空间。一是升级市区首条内河“盐河夜韵”游线,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通过声光电融合,增设桥体灯光亮化和光影秀,提升盐河游览观赏性。二是围绕盐河生态修复、公园纵向发展,整合新浦公园、滨河广场等优势资源,实施“跨河入园”工程,改造提升园内锦绣阁主体建筑,增设建筑亮化及湖面喷泉,打造“镜花缘”沉浸式光影秀及演艺。三是结合民主路老街“拓街入巷”工程,实施老街及周边建筑、景观、文化遗产保护和修缮,植入名人名家名馆,沈云沛、富安刘氏、一门三院士等故事,还原人文历史风貌。
(二)文化赋能构建消费新场景。一是更新增设夜间主题场景、网红打卡景观,依托盐河风光带、盐运文化、船文化等元素,升级盐河水韵国潮夜演演艺船及多功能水上舞台,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户外沉浸式演艺新标杆。二是全面提档七大特色夜市,擦亮陇海步行街购物天堂、盐河巷美食基地、民主路老街旅游文创“名片”。三是以大华小剧场、“连云港腔调”小剧场为载体,引驻“非遗书场”演出,提升城区市民夜间文化生活品质。
(三)优化资源培育消费新业态。一是完善商圈内小店经济布局与结构优化,培育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各类小店集聚区,带旺城市烟火气。10月,海州商业街区将承办全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示范创建现场会暨全省步行街联盟第三次会议,来自全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示范创建区和示范步行街将齐聚海州,共同交流发展经验。二是探索打造“进连文旅消费第一站”。串接市内花果山、渔湾等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承接夜间二次消费,建设地方土特产、文创展销店等特色旅游购物店,培育酒馆、酒居、酒肆、文创集市、Mini剧场等特色业态。三是引进“头部经济、首店经济、网红经济”,举办“万人海鲜烧烤节”“文旅消费季”等促销活动,促进文旅消费持续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