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索 引 号 01426732-0/2024-00001 分 类 / 通知
发布机构 海州区城市管理局 发文日期 2023-12-25
标 题 区城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 2024年工作安排
文 号 无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区城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 2024年工作安排

栏目: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4-01-11 阅读次数:

2023年,区城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落实迎审迎检、重大活动保障等工作,城乡环境明显改善,队伍建设逐步加强,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综合整治,联合发力,城市容貌形象提档升级

一是市容环境整治取得实效联合区创文办制订下发《清靓海州2023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辖区内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巡查整治,履行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下发市容环境卫生督查通报7期,协调督促各镇街对照问题,对标找差,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是户外广告店招管理更加规范建立户外广告电子档案制度,搭建三级管理网络,对区域内户外广告、店招标牌设施开展“全覆盖”排查,建立管理台账,全时段、全链条监管。校园周边秩序得到整顿深入开展校园周边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学校及周边各种违规占道经营的饮食摊点和流动商贩,规范校园周边市容环境秩序,为广大师生及家长营造良好的通行、学习环境。

(二)精细服务,深化改革,环卫服务能力稳固提升

是环卫设施建设及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云悦星宸、珑悦府、杏坛路中转站3座精品公厕建设。全年新购置人行道清洗车8辆、垃圾压缩车4辆、翻斗车4辆,购置分类垃圾桶1300只,超额完成年内购置1000只分类垃圾桶任务。是“以克论净”示范路创建成效初显全力打造苍梧路、海连路、解放路3条规范化、精细化“席地而坐”示范路,日均组织50名环卫工人、11台清洗车开展道路清洁整治,持续开展机械化抑尘、控尘保洁作业。通过督查考核、每周通报,立行立改,以示范路打造引领城区环卫作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是大气污染防治能力持续加强科学调度洗扫车、洒水车、雾炮车等作业车辆,根据天气污染预警,动态调整道路保洁模式,增加作业频次,延长作业时间。加强主干道全幅深度洗扫,提升道路深度保洁作业质量。对重点敏感区域周边开展连续雾炮、冲洗洒水作业,有效降低道路扬尘污染。四是“暖心小屋”功能拓展提升。完成41座核酸检测亭服务功能改造工作,配备座椅、微波炉、水壶、应急药箱、充电器、监控等设备器材,安排专人管理,核酸检测亭变身“暖心小屋”,服务户外工作者及广大市民。五是环卫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根据“事企分开”“管干分离”要求,逐步推进环卫公司在生产经营、财务薪资管理、人事管理、考核管理等方面独立试运行。成立工作专班,筹建环卫集团,推动区域内环卫资源的统一管理运营,全面提升环卫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竞争力。

(三)创新机制,提质增效,垃圾处置能力日趋完善

一是废物处置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建成日处理5吨的九岭厨余垃圾处置中心。完成日处置120吨的厨余垃圾处置厂选址,推进装潢垃圾等终端处置设施规划选址建设。大型中转站建设项目选址已纳入我区空间规划调整计划。是垃圾分类督导模式更加务实实行“一人一房”驻点督导模式,按照“一问二看三提醒”原则督导居民垃圾投放行为。全面落实两定一撤,提升示范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质效。今年已建成89个“四分类”小区,累计建成122个省级达标小区是“五进”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五进”活动,打造垃圾分类新风尚,树立绿色环保新理念。

(四)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城市综合执法转型发展

主动适应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新形势、新政策、新要求,转变传统执法理念,探索建立适应海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一是调研摸底,理顺城管领域执法体制。以中央、省、市、区级有关文件为依据,对全区综合执法工作进行全面调研,形成《海州区镇街综合执法工作情况调查报告》。召开海州区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规范化建设研讨会,专题评估全区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二是考察学习,汲取外市先进经验考察学习南京市栖霞、高淳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探索建立适应海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三是明确方向,修订完善改革方案。积极向上争取城管领域行政执法权限,分批次、分时段下放至本级政府。在全区范围内逐步推行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向镇、街道派驻执法人员,按程序在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增挂海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分局牌子。

(五)巡防一体,防微杜渐,违法建设治理成效显著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从源头抓好违建管理。落实“三级”巡查督查,遵循“勤巡查、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的原则,严控辖区内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生违建,确保防违治违不松懈、违法建设不反弹。累计处置违法建设713项,面积29.7万㎡,拆除违建675处,面积12.3万㎡,超额完成年度拆除10万㎡目标任务。

(六)精心组织,周密筹划,圆满完成重大活动保障

今年以来,区城管局承担了我区范围内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全国公共安全合作论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以及“五一”“十一”重要节日市容环境保障任务。以细针密缕的绣花功夫,全员上阵、路段包片、轮岗值守,拉网式排查、精细化管理。确保环境整洁、市容有序。今年以来,重大活动累计出动市容保障人员3000余人次,环卫工人1.5万余人次,环卫车辆1200余次,设置移动公厕、移动暖心小屋50余处,清运垃圾5000余吨,圆满完成重大活动保障任务20余次。

(七)夯实基础,深化整治,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一是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召开安全生产理论中心组学习3次,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8次,全面强化领导干部安全意识,组织专题教育培训30余次,应急演练10余次,将安全生产理念植入每个员工内心。二是风险排查工作卓有成效。围绕户外广告、环卫作业方面,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等专项行动,共排除户外广告安全隐患71处,环卫安全隐患113处,将安全隐患有效遏制在苗头阶段。三是分级管控体系有效建立。制定并下发《海州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安全风险点防控机制》,建立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全面排查各作业场所、设施设备、作业活动存在安全风险,形成风险清单,制定管控措施,施行分类管控。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户外广告设施安全隐患。

(八)强化作风,狠抓整改,规范化建设初见成效

在区委及区相关部门的指示下,城管局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暨集中整改行动,重点围绕选人用人、禁控违、财经纪律、规费征收、作风纪律、基层党建六个方面进行全方位集中整改。一是选人用人全面规范。严格落实人员分类管理规定,做好人员分流、人才选拔、核岗定责工作,真正做到各安其位、各尽其才。二是财务管理从严从紧。有序开展整改工作,建立定期审计、常态监管机制。三是机关环境风清气朗。印发《关于开展作风纪律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自查自改,切实强化工作纪律。完善机关党建“三级责任清单” 制度,探索“第一书记”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努力打造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正气的“三宽四有”型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存在问题

(一)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尚需完善

海州区城管局因无执法权,无相应的执法编制和队伍,无法对镇街执法形成有效的职能支撑和执法保障,禁控违工作也因没有执法权作为有效支撑,实际管控能力大打折扣。

(二)城市废物处理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受环评等因素的制约,南城建筑装潢垃圾处置中心无法正常生产,主城区装潢垃圾无法进行资源化处置。受土地、规划等因素影响,厨余垃圾、大件垃圾终端处理场所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无法达到“无废城市”的标准要求。循环经济产业园、厨余垃圾处理终端建设还需要上级有关领导在具体的项目落地扶持和片区规划调整上给予支持和指导。

(三)环卫市场化改革步伐急需加快

环卫市场化改革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市场规范化运作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有效地集中资源,提升政府应对城市灾害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但目前环卫集团还没有集中办公场所和运营场地,无法实现集中办公,同时功能性配套公司组建也需要尽快推进。

三、2024年工作安排

(一)总体思路

2024年,区城管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城管执法能力建设、环卫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城市废物处理能力建设等工作,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执法监管,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二)工作举措

一是加大投入,不断提升环卫服务能力。更新机械设备。投入800万元,购置环卫专业车辆20台,替换现有老旧装备。推进厕所革命投入100万元,新建城区智慧公厕2座,完成200余农村公厕托管验收工作。优化调整环卫设施选址定位。配合规划部门拟定城区垃圾中转站重建规划方案。深化环卫市场改革。完善环卫设施手续,盘活优化环卫固定资产,推动环卫集团规范运行。

二是分类施策,全城推进垃圾分治。推进网格管理。以小区为单位,全面实施网格管理模式,新增65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提高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新增垃圾分类涉农示范镇街1个,严格落实“一户两桶”,行政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80%以上。提升城市废物处置能力。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推进装潢垃圾、厨余垃圾等终端处置设施建设。

三是协调联动,切实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海州区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争取市城管局对海州区城市管理领域执法工作改革的支持,尽快理顺完善海州区城管领域执法体制。完善落实市容市貌“四定”方案。继续深化户外广告及店招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建立安全承诺机制。巩固违法建设“双清”治理成果,推进违法建设依法分类施治。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